★游戏马蹄铁原创
LOL里的四大赛区转会期,中韩此前我们已经先后聊过了,那么对于在世界赛上影响一直都不算大的欧美赛区,今年的转会期又有哪些巨大变化呢?相信此前很多人已经看到了关于阿P离开G2到北美发展的新闻,另外Fnatic家的支柱明星选手Rekkles也是正式投敌G2和Caps再次联手。由于大师兄和比尔森的退役,北美将在2021年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。
法王组合解散
在2018年底的转会期成功从Fnatic挖走Caps之后,G2组成了强大的双法王C位组合。阿P和Caps之间连续2年不停变更位置,也是让他们在中单和ADC两个位置上的切换驾轻就熟。不过没有传统意义上基本功扎实的射手ADC,还是让G2在今年露出了疲态。最终无论是G2自己提出来还是阿P觉得不想继续这么换来换去玩下去了,今年转会期Perkz离开了G2,而G2又从老冤家Fnatic身上挖走了Rekkles。这让阿P的离开对于G2没有丝毫影响,反而是让不少欧洲观众更关注下个赛季的G2了。然后Fnatic从前OG家淘来了一位ADC选手Upset,又从C9买了个中单,跟没事发生一样。其他战队也没什么太多值得关注的变化,因为欧洲近几年的生态一直都是G2一家独大,偶尔Fnatic上来挑战一下。除非欧成和Jankos这两位老将明年状态下滑很严重,否则G2应该还是这个赛区的王。
北美
阿P离开G2直接加盟了北美的C9,这支曾经的北美荣耀也是在本赛季迎来了不小的变动。主要在上中两个位置,曾经的招牌选手Licorice去了FLY,换上了一位02年的小将,中单就是Perkz,下野不变。另外两支最重要的战队当属TSM和Liquid,前者在大师兄和比尔森退役之后,阵容大更新,Huni加入,中单POE,下路LPL都熟,前SN的辅助SwordArt搭配新ADC选手Lost(这ID真不吉利)。Liquid方面更换了上野,Impact去了EG,Broxah去了CLG。其他方面,北美由于连续多年战绩很烂(总决赛小组赛全被淘汰),不少战队都在阵容上寻求新的突破,因此本赛季转会期从欧洲签约的选手更多了。但总的来说,欧美这两大赛区目前看下来还是只有G2有模有样,其他的光是看ID名单就提不起精神。
偏娱乐的态度难以在竞技层面有长足进步
我们很久以前就提到过欧美和中韩赛区之间的差异,LPL和LCK的强度是欧美选手不能相提并论的。不管是平时的互约训练赛,还是俱乐部给予选手每日的排位等训练量,以及职业赛程的安排密度,这些差异都很大。欧美的常规赛也是目前四大赛区里依然只采用Bo1赛制的联赛,每周每支战队只打2个Bo1,抛开一个星期内他们私下各自的训练赛,这一周2个Bo1有什么用?也因此在欧美不存在什么让1追2,更不存在什么BP上的较量和博弈,都是很纯粹的一锤子买卖。
所以欧美战队的确在世界赛上的小组赛Bo1时很强,因为他们平时打的就是这些一锤定音,各种乱七八糟套路一波流的玩法。一旦进入Bo3和Bo5,教练选手掏不出货了,然后就被中韩赛区干碎了。因此在我们看来欧美,尤其是北美赛区,想要改变自己在总决赛上的弱势表现,就应该从赛制开始改革。这个赛区被称为“韩援养老院”不是白叫的,那些曾经打出名的选手哪个不是去北美混工资的?真当他们是想突破自我夺冠总决赛呢?
LPL今年赛程安排最紧的时候一天要打3个Bo3,每周全部打满,天天都是赛事。而欧美依然是很休闲,一周就打2天,每支战队一周的任务也就2个Bo1,其他5天都相当于在基地放假。严苛一点的俱乐部可能这5天都会有训练赛和排位要求,松垮一点的恐怕就是能混一天是一天了。
北美醒悟?
好消息是,北美已经开始在2021年有所改变了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明年春季赛之前开启一项新的赛事叫“LCS 2021 Lock In”,可以看成是季前赛。从1月15日至1月31日,2周多的时间,由TSM和FLY领头分为AB两组,冠军奖金为15万美元。多加一点赛事聊胜于无,但真正重要的还是要在常规赛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,效仿中韩直接采取Bo3并不是什么难事,况且在疫情影响下,还是要在线上举行,多一点赛程也就是多开几局,比起过去要协调线下赛场安排容易得多。
欧美是LOL电竞赛事发展最早的2个赛区,但是自从S1之后,他们已经9年没有拿过总冠军了。还是希望在未来可以看到这两个老赛区,能够培养出一些对S赛总冠军更有冲击力的战队。总是看中韩赛区大战,时间长了也容易无趣。不要让G2成为最后的王了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★游戏马蹄铁原创,未经允许禁止商用转载
感谢各位长久以来的支持与厚爱~
您的关注鼓励是我们持续更新的动力
文章来源:游戏马蹄铁
文章来源:游戏马蹄铁
相关新闻
相关商品